香港過路黃 Lysimachia alpestris

每年四月至五月的香港島及馬鞍山的中海拔山徑路旁上,皆有機會看見有朵朵葉子呈蓮座狀的小型植物盛放著點點黃梅小花。這種叫香港過路黃 Lysimachia alpestris 的植物其實在全世界只有香港才有那麼多香港過路黃的分佈,離開香港也只有廣東省新會才有極少量分佈。若要選出能代表香港的幾種特有植物,香港過路黃必定是其中一員!

2011年6月7日星期二

麗葉報春苣苔 Primulina pulchurifolia (syn. Chirita pulchurifolia)

麗葉報春苣苔 Primulina pulchurifolia 是其中一個迄今眾多尚未發表承認的報春苣苔屬原種之一。首先,在《華南苦苣苔科植物》本種的學名為 Chirita pulchurfolia ,但此拼法並不合乎拉丁語法,應加上 i 作連接代表美麗的「pulch-」和代表葉子意思的「folia」兩詞。麗葉報春苣苔在野外只有兩個族群,數量加起來也不超過200棵的稀少數量絕對遠低於國際瀕危物種等級IUCN的「極危」級別,但麗葉報春苣苔仍與許多未發表的皮草一樣仍未版考慮加入該物種名單中。在該兩個僅有的族群中,其中一個只有全綠葉個體,另一個族群有七成以上植株都具有美麗葉紋,而因此暫名為「麗葉」。 麗葉報春苣苔被認為與同樣原產於廣西龍州的光葉報春苣苔 Primulina leiophylla 相當接近而可能被列為其變種。同時花朵及花序卻與另一種皮草變色報春苣苔 Primulina varicolor 近似。圓齒狀葉緣及具短毛、與花梗上的紫紅色腺毛都是麗葉報春苣苔的重要辨識特徵。筆者也是在看...

2011年6月3日星期五

桂海報春苣苔 Primulina guihaiensis (syn. Chirita guihaiensis)

  請注意:帖中所有圖片皆是桂海報春苣苔而不是興坪報春苣苔,寫錯請見諒。 我相信,各位苦苣苔收藏家若看到上面的這棵皮草的花,首先應該會被驚豔到呆兩秒,然後就想要千方百計收集收集.……當筆者第一次看到這棵桂海報春苣苔 Primulina guihaiensis 時真的有給她嚇呆。因為她跟書上面的桂海報春苣苔相差太多了!!此話容後再提。桂海報春苣苔是2008年才在廣西桂林一帶髮現的新種雙心皮草,自發現後桂海報春苣苔再在少數幾處有所發現,但分佈仍非常零散稀少,而且各產區間的族群變異極大,實屬可再細分為幾類型。桂海報春苣苔與粗齒報春苣苔 P. macrodonta (syn. Chirita macrodonta) 、卵圓報春苣苔 P. rotundifolia (syn. Chirita rotundifolia)和心葉報春苣苔 P. cordifolia (syn. Chirita cordifolia) 等同樣原產桂林的雙心皮草非常相似,再加上上圖中標錯名稱,仍未發表的興坪報春苣苔...

2011年6月2日星期四

棒葉指甲蘭 Seidenfadenia mitrata

棒葉指甲蘭 Seidenfadenia mitrata 是一種原產自泰國和緬甸的可愛中小型單莖蘭花,本種在原產地泰國相當常見又便宜,很容易就看見一大組在曼谷的花市出售,但這在本地和大陸並不是很便宜的蘭花。棒葉指甲蘭的花朵直徑大約一公分多點點,帶點清新的檸檬香,紫紅得像一團丁香花束。像以下拍攝的就是兩大棵拼起來充撐場面的成果,當中一棵是友人的(但兩棵都不算小,現在很少看到那麼大的出售吧,可惜我還有另一大板棒葉指甲蘭只開了一串花..)。所以看起來算蠻壯觀吧! 為什麼棒葉指甲蘭名叫指甲蘭,但屬名又不是 Aerides 呢?其實棒葉指甲蘭在當年1864年被著名蘭學家 Reichenbach 先生發表時是以 Aerides mitratum ( -um 為拉丁文的中性屬格, -a 為拉丁文的陰性屬格)來命名的。但後來因為半棒狀葉這個特殊的明顯特徵在指甲蘭屬中實在絕無僅有,唇瓣的構造型態又和大部分指甲蘭有點分別,所以1972年另一位蘭科分類學家 Seidenfaden 先生將棒葉指甲蘭從指甲蘭屬劃出來自成一屬,並以自己的名稱為棒葉指甲蘭的拉丁屬名命名。 棒葉指甲蘭在原產地泰國那種熱帶季風地區非常好栽培,冬季不會太冷,夏季也不會熱得太過分。但往北上一點的地區,若冬季的氣溫會跌至零度時就需注意保溫了。筆者的棒葉指甲蘭在氣溫下跌至攝氏5~6度時始見凍傷痕跡,但一般來說是蠻好養的。栽培棒葉指甲蘭的光綫不能太弱,也不能強如石斛那種程度。植料以通氣不積水為佳,最好是以木板或蛇木讓其附生(老實說,這種長條型棒狀葉的蘭花通常以盆植是很醜的,要板植讓其有特色的葉子下垂才能展現該蘭花獨有的風采。),圖中其中一盆更是只以幾片保麗龍夾著植株塞進膠框內... 棒葉指甲蘭該是好種又不錯看的蘭花,但奇怪是好像只有泰國人才能將其種得花姿招展,希望有天也能流行起來吧。棒葉指甲蘭有一個相當美麗的白花變種,花朵清純潔白但芳香依然。筆者以前也種有一棵,可惜在幾年前的雨下淹死了。棒葉指甲蘭也有一些屬間交配種,如以藍喙狐尾蘭...

2011年6月1日星期三

香港過路黃 Lysimachia alpestris

 每年四月至五月的香港島及馬鞍山的中海拔山徑路旁上,皆有機會看見有朵朵葉子呈蓮座狀的小型植物盛放著點點黃梅小花。這種叫香港過路黃 Lysimachia alpestris 的植物其實在全世界只有香港才有那麼多香港過路黃的分佈,離開香港也只有廣東省新會才有極少量分佈。若要選出能代表香港的幾種特有植物,香港過路黃必定是其中一員!本種在中國早已被列為「極危物種」,但其實在香港香港過路黃的數量上遠多於許多真正稀有的植物。本種首次在太平山被發現,原生地遍及港島北、馬鞍山、鶴嘴、牛押山等地。 香港過路黃的另一個名稱叫香港報春,是為其植栽形態及所屬的科而名。但早在2003年本種卻隨被APG II將報春花科重新分類,與仙客來等屬一同劃進紫金牛科。到了2009年APG III發表後,他們決定將紫金牛科取消直接劃入報春花科下。因此今日香港報春之名尚算名符其實。本種在過路黃屬中位置相當獨特,是蓮座節 Section Rosulatae 下的唯一成員,因為香港過路黃是全屬中唯一一個短莖蓮座狀的物種...

Page 1 of 1612345Next

Share to your community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Cou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