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過路黃 Lysimachia alpestris

每年四月至五月的香港島及馬鞍山的中海拔山徑路旁上,皆有機會看見有朵朵葉子呈蓮座狀的小型植物盛放著點點黃梅小花。這種叫香港過路黃 Lysimachia alpestris 的植物其實在全世界只有香港才有那麼多香港過路黃的分佈,離開香港也只有廣東省新會才有極少量分佈。若要選出能代表香港的幾種特有植物,香港過路黃必定是其中一員!

2011年5月6日星期五

細葉石斛 Dendrobium hancockii

紫醉過後的,就是金迷。與天宮石斛同期盛放的石斛蘭還有很多種,而細葉石斛 Dendrobium hancockii 就是其中之一。一直以來這個原產雲南及廣西一帶的中海拔蘭花並不是一個被普遍栽培的石斛,因為她的種植要求不算容易。春夏之間細葉石斛會在極為凌亂的枝葉間綻放一群金黃色而唇瓣帶微綠的小花,這些小花在陽光下能散發一層層清甜蜜香混合木材芳香的香氣滋潤一兩米範圍內的空氣,聞起來有使心神平靜的感覺。這種香味與兩種花朵非常相似的石斛很像,他們是翅梗石斛 Dendrobium trigonopus 和毛石斛 Dendrobium senile 。分別在於翅梗石斛的香味大約是細葉石斛的好幾倍濃度,而毛石斛的香味就淡淡的。細葉石斛的花期不長,就維持在兩星期之間,但那段時間的滿樹金花令人實在難...

天宮石斛 Dendrobium aphyllum

每年的春夏交接,都是各式各樣石斛蘭品種空前盛放的送春獻禮。當中最有名氣的一個春石斛代表算是天宮石斛 Dendrobium aphyllum 了。天宮石斛又被稱為倒垂春石斛,是蘭花店內的常客之一。其花色多變異,由全白花到花瓣深紫紅,唇瓣由純白到奶黃色都有,花形更是各有特色,其花盛放時以花潮下廂之勢滿佈長長的假球莖,頓時將冬季落葉光禿(其拉丁文種加詞「aphyllum」意指「無葉」,指冬季有幾個月時間呈無葉狀)白花花的莖部染上明媚嫣紅,光彩奪人。在原生地的樹梢上,遠處即可見一團幽幽下垂的紫雲。唯此倏地煙視媚行的行徑前後只能出現一至兩星期,即回覆昔日低調姿態。花期雖屬曇花一現,倘若時常盛開那世俗對天宮石斛的評價又可能不一了,珍貴短暫的時光是更適合她...

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可能與植物無關,但這對我來說比一切來說都重要,希望大家看看

小弟很少在這裡以「我」自稱以表文筆內沒太多私人情感,但這裡我破例了。這篇本來在上星期我壽辰那天寫的,但實在病重無力下筆,就拖落至今在勞動節啟筆。 打從我小時候喜愛植物開始,就抱著一種無發抗拒的好奇心去接觸他們的美麗,他們的奇幻,到今天可算是長大成人去認識我所喜愛的植物的特色、分類甚至原生地的文化等等,從腦內構成美麗的植物地圖再幻想獵豔的精彩。這是我的興趣我當然如斯入魔般瘋狂,但我並沒有認為自己對植物的認識有多「高」有多「大師級」或利害云云,這些都是別人加諸我身上的讚美我當然感動您們的稱頌。但我知道我並沒有那麼高,我認識很多比我更學識淵博更專門擁有更多更多閱歷,不論是人生的還只限於對植物的獵奇的植物愛好者、育種家或學者,他們都是我所敬佩的人和我的學習對象。我並沒有吹噓什麼,若我真的自以為是那我早就寫書自HIGH了。 我有必要這樣嗎?當然其實沒有必要,但這是我審視自己存在價值的重要一環,你可能會說我軟弱到要靠這些來增加自己的存在感?不對,為了我活得更有意義或有樂趣,我覺得學習更多知識是我所喜歡的事,不論那些對我自己有沒有用處。 我知道很多人栽培植物只是為了高興、打發時間、花錢的途徑、權力的象徵、甚至已經歪曲成單純為收集而收集而非本身對植物的愛了。我也曾經在蒐集蝴蝶蘭的時候迷失方向,蒐集昂貴的,難種的,最後連自己都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去蒐集。苦了自己的荷包和精神之餘,也苦了可憐的植物。自己明知養不活的,環境不容許的,就讓他們在野外靜靜生存,或留給有能力的人吧,這是我對自己的承諾,也是對別人的忠勸。 請記住,植物本身的價值,並不是任何人能夠賦予的,任何生物都是平等有其生存在地球上的價值。那些自私得從原生地採精光一個珍貴物種,甚至再放火燒山不讓其他人獲得的人是會有報應的。 說得好像太遠,再回到自己本身。接觸許多玩植物的玩家多年來,有開心的有傷心的有憤怒的有麻煩的有滿足的有討厭的,可說感觸實在太多。有很多人來者不善我打從一開始就很清楚,只是不說而已。這些人交友可以是為了不付出卻從別人身上獲取更多植物,當中我接觸過聽過的騙案實在太多,真是任何圈子裡也有這類人存在,也有說三道四,瘋傳是非的人佔大多數。對我以前也很會到處說是非,這也招來了自身之禍,我聽過很多對我的不實難聽傳言,好吧,有朋友叫我當成是樹大招風惹人妒就算之類,我在這此澄清若有聽聞甚麼有關我的事可以不妨直接詢問我,香港那堆是非精實在太不知所謂了。 我種植物一方面認識了很多莫逆之交,國內外的植物愛好者也很多交流。我珍惜這些因為植物而結下的緣份,因為本來會愛植物的人就不多,很多都認識了很多年了。不過,有很多初認識的朋友都喜歡發問很多問題,很老實地說其實答一兩次是還好,但不停地問實在是很討厭的行為,若有讀者被我無禮對待實在抱歉。但很多東西在Google上面其實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我累積下來的知識有很多都是Google教會我的,希望大家也好好善用這個免費但強大的資源。 我對學名表達的執著,應該很多認識我的人都很清楚。我實在不屑內地某玩家以其獨特的書寫風格向眾人洗腦甚至出書,令東亞很多人都隨著其習慣亂寫。對,可能是我某程度上有完美強迫症,我明白很多人其實不用理會我的因為至少他沒有混淆物種。但最基本連品種也搞錯、拼錯字等最後卻說什麼「自己喜歡就行」我態度就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如此一來,根本所有命名都不再需要,因為所有生物本身就沒有名字,菩提本無樹,何處惹塵埃?是當初人類為了方便認識釐清物種才成立二名法系列。一張標錯名字的照片會帶給別人錯亂的辨識這問題長久以來都存在,例如...

醉龍 Ceropegia sandersonii

醉龍 Ceropegia sandersonii 可能有許多蘿藦愛好者都認識,這可能是愛之蔓/蠟泉花屬 Ceropegia 中花朵最大最「美麗」的品種。沒錯啊!不認識多肉植物的讀者可能會問到,這的確和花市中常見的愛之蔓是同屬的親戚。但醉龍一名就可能不為大多數人聽聞,這是日本人起的漢字名稱,這與其植株愛亂竄的習性也蠻相合呢。而蠟泉花的名字就是 Ceropegia 的拉丁文直譯了。意指這屬的植物花的容貌像一個「蠟的泉源」。醉龍原產於非洲的莫三比克、南非和史瓦濟蘭,通常英語中都叫她做 Parachute plant 或 Umbrella plant ,很貼切對不對?而筆者則常常叫她做降落傘。沒辦法啊,外型實在太似了。更為有趣的是,醉龍的葉子應該正在退化中的階段,整株藤很只有很少厚厚肉質的葉子,而且葉子通常很小型,光合作用大概都轉移到常綠的莖部了。葉子退化的特性在很多蠟泉花屬植物都有出現,甚至許多種的葉片已經消失。唯最常見的愛之蔓有非常完整的葉片構造。 醉龍是一種蠅媒花,整個花的構...

牛耳朵 Primulina eburnea (syn. Chirita eburnea)

牛耳朵 Primulina eburnea 是少數的一個皮草广佈種,在華南各省皆可見其縱影,特別是中國南部許多自然名勝的景區內一些奇岩上的縫隙即可見其生長,可算是一種絕嶺奇苞。其最大特色顯然易見,就是花梗上那兩片大得誇張奪目的葉狀苞片,甚至以其狀似牛的耳朵而得此趣名。牛耳朵的葉並非像許多流傳的皮草一樣呈蓮座型及輪生,而是對生狀並且株形鬆散,此性狀在育種上幸好地可以由其他蓮座型的種類改善。由於牛耳朵分佈廣泛,其變異性狀也很大,產於廣西西南的牛耳朵花色呈粉紅而非常見的紫藍色。即使其他地方出產的花色深淺度變化也很大,甚至株形葉色上也有分別,有的具有葉斑而有的呈墨綠色。有些個體的花梗開花後就會軟垂,有些則堅挺如最下圖中的個...

荔波報春苣苔 Primulina liboensis (syn. Chirita liboensis)

來自貴州荔波縣及廣西河池市的荔波報春苣苔 Primulina liboensis ,是一個在苦苣苔界頗有名的原種,皆因許多葉色出現斑紋的美麗個體已經流通到許多苦苣苔愛好者手上,其葉面碩大且具有網絡狀的花紋,於花期外也很有觀賞價值。其花大紅而粉緋緋,甚討人喜愛,但花朵型態的表現上個體差異頗大,現在流通的荔波報春苣苔花瓣沒有現在照片上的闊大而偏向紅色,照片上的個體就比較偏紫色了。本種栽培容易簡單,對環境沒有過高的要求即開放為數不少的花朵。筆者手上的個體並沒有葉紋,期望能有機會收集到有葉紋和粉紅色的個體...

齒葉壽城唇柱苣苔 Primulina shouchengensis var. serrulata (syn. Chirita s. v. s.)

花朵被強力水花打碎...實在令人心痛 :( 齒葉壽城唇柱苣苔 Primulina shouchengensis var. serrulata 是一個從非壽城唇柱苣苔的模式產地發現的個體,分別就在於那葉緣其不是無齒的披針狀,而它們的花朵卻是一模一樣的。這植株小型迷你的皮草可能是許多國外苦苣苔植物愛好者夢寐以求要列為收藏的品種,即以其小型植株卻能在葉腋間直接開放巨型的花朵,這在今日許多廣泛流通的皮草當中是絕無僅有的特色,此可能將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親本但其遺傳性狀實在不能推...

紫萼報春苣苔 Primulina atropurpurea (syn. Chirita atropurpurea)

紫萼報春苣苔 Primulina atropurpurea 是一個珍貴而稀有的原生皮草,其植株像菱葉報春苣苔 Primulina subrhomboidea 但更平滑如鏡,蠟質的葉面油亮反光。分別在於花萼上的紫毛及花梗沒有葉狀苞片,因此在《華南苦苣苔科植物》Pg. 381里的兩張圖片該為紫萼報春苣苔而不是菱葉唇柱(報春)苣苔。不過本書並沒有對本種的描述。紫萼報春苣苔生長速度緩慢,並不適合短期內常常移植等傷及根部。花期是三至四月間,開放粉色大花。...

藥用報春苣苔 Primulina medica (syn. Chirita medica)

猶記得半年前有寫過原生態的藥用報春苣苔 Primulina medica ,在最近四月就是藥用報春苣苔的花期了,花朵接近全白帶一點黃色和一抹嫣紅貌在云云眾多皮草界裡面實屬少有的色系。但根據可靠的證據顯示白色這一性狀很難遺傳給後代,這容易就會被紫色系列蓋過去。不過這也可能不是對很多人有用的資料吧,哈。別小看下圖中植株小小即能開放幾梗花,若不加以限制其生長大小放任而行,在某植物研究所內的植株已經可以長大到直徑一米,已經完全看不出原來面貌的災難性大小,但當然在花期這將非常壯觀而可欣賞幾百朵小白花盛放空前的模...

獨佔春 Cymbidium eburneum

獨佔春 Cymbidium eburneum 又名象牙白,是中國原產的其中一個蕙蘭屬 Cymbidium 的重要親本,在今日大部分的大花蕙蘭或虎頭蘭的品系裡,追溯其親本都可以發現獨佔春的血統在裡面。此花大白色的原種原產海南、廣西、雲南、緬甸、越南及印度等地海拔800至1000或以上的地區,因此這算是眾多大花型蕙蘭裡算是容易栽培復花的,具有適度溫差即能於早春至春季開...

翅莖半蒴苣苔 Hemiboea subcapitata var. pteracaulis

翅莖半蒴苣苔 Hemiboea subcapitata var. pteracaulis 是2004年在桂林市發現的原種,是中藥降龍草 Hemiboea subcapitata 的一個變異個體。翅莖半蒴苣苔對比降龍草的變異程度甚大。在於其莖部出現四縱的棱邊出現翅狀物,及更長的花梗是其與原變種的分辨特徵。唯這花朵看起來更美麗的變種的原生地就是桂林市中心眾多的公園內直至2004年才被人發現,實在令人驚...

Page 1 of 1612345Next

Share to your community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Counting